【智育華星】師者匠心 芳華逐夢——華星外國語學校開展青年教師數學優質課大賽
11月29日下午至30日全天,宣城市華星外國語學校開展初中部青年教師數學優質課大賽。此次校優質課大賽得到宣州區教研室有力支持。
宣州區教研室主任董林、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呂蓮花等受邀擔任評委,他們和華星外國語學校副校長、教導主任、高中數學骨干教師余躍斌,高中數學骨干教師陳偉,初中數學教研組長吳曉華組成評委組,堅守12節課,共同見證和評議參賽的10名青年教師的說課、上課的理論探究素養和實踐效果能力。
活動由初中部、校教研中心主辦。校長王冬翠,副校長、初中部主任方欲曉等全程參與觀摩大賽活動。校教研中心副主任董勤,初中部副主任余健,教研組長吳曉華等為大賽各環節的組織、準備和推進做了大量工作。初中部年輕的數學教師均參與聽課,在大賽中向同行學習取經。
大賽分說課、上課和評課三個環節。29日下午1點20分開始的說課環節,徐心宇、肖婷婷、黃慧媛、謝仁駿、羅靜、傅小婕、呂玉萍、方銀、竇培、程菊等10名參賽數學教師各展所長、各擅其能,對滬科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十五章第一節《軸對稱圖形》課題進行實踐性說課,他們通過說課課件,就該節課題的教學設想、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向評委做口頭表述和展示。
評委們對10名選手在說課中“說教材”“說教法”“說教學過程”“說課教學基本功”等五個評價維度十九個評價要點進行評價。教研室主任董林在評課反饋會上,結合參評教師說課環節的表現進行評論。
校長王冬翠希望這次活動是一次教研路上的再出發。
30日全天,從上午第一節課到下午的第七節課,七位復賽選手面對熟悉而親切的學生,開啟《軸對稱圖形》實踐課堂。上課環節上,有的老師通過環環相扣的引入、點撥式的導入,整堂課都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;有的老師通過對重難點的縝密分析,引導學生用縝密的數理邏輯語言回答問題,厘清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系;有的老師調動學生動手、動口、動眼、動腦,從小組討論、合作探究到闖關奪星、有獎征答,課堂氣氛輕松熱烈;有的老師別出心裁,創新十足,讓課堂教學延伸到探索新知,文化審美的層面,讓抽象的數學問題與生活實踐融入起來。七節課堂可謂“大珠小珠落玉盤”,從中可以看出,七位參賽選手教學的一個共性目標,那就是“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”。
下午第八節課,評課環節由教研中心副主任董勤主持,全體初中數學教師參與評課意見反饋。評課反饋會上,評委呂蓮花建議,要用“數學的眼光”觀察世界,教育教學是“慢”的藝術——給學生以思考、探索、提煉、概括的充足的時間和空間。
董林主任在評課會上,主講《說課解析》,對說課環節中的細節,明確指出問題處理的技巧。董林主任結合當前“雙減”政策,如何在“備課”上下工夫,提高課堂教學效果,減輕學生作業量,減少培訓課時。
董勤綜合評委賦分,公布本次大賽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名單。
吳曉華在反饋會上點評,各位參賽老師精心備課,七節課體現了整體課堂的教學美。吳曉華的點評讓人們感到進步階梯的溫馨和循序漸進的美。
方欲曉在評課會最后總結,本次比賽活動旨在提高學校初中部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,推動初中青年數學教師努力提高思想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,促使他們更快地成長,從而體現“專業的力量”。